據《經濟半小時》記者調查:山西煤檢對黑煤交錢即放行,檢查站形同虛設。檢查站內外勾結,報號通關。正常交罰款被斥大腦缺血,罰款五三二分成,半年罰款至少上億元!央視指山西煤檢成毒瘤!
前不久,國家交通運輸部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了為期三個月的全國公路執法專項整改行動,如此嚴厲的大檢查,山西的道路執法情況有沒有得到改善呢?山西是我國的煤炭大省,今年一季度該省的煤炭產量約2.19億噸,其中向省外運輸銷售的煤炭約1.5億噸。為了治理包括煤炭運輸在內的公路運輸超限現象,2007、 2008年山西曾鐵腕治超,最多時全省12個部門參與。
黑煤交錢放行檢查站形同虛設
203省道東西橫穿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連接著山西、河北,由于附近高速還沒有全線貫通,這里成為山西煤炭外運的要道。在203省道南側,遠遠地能看到一座寫著檢查站字樣的建筑,站內還有人走動,然而過往的車輛經過這里卻很少減速停下,駛近檢查站,能看得更為清楚,這里的全稱是作興煤焦營業站,營業站外有三四名著裝的工作人員。見有陌生人靠近,這些工作人員顯得十分警惕。
《經濟半小時》記者:怎么現在車這么少啊。
山西大同作興煤焦營業站工作人員:少的很了。
記者:怎么搞的???
山西大同作興煤焦營業站工作人員:不知道。
在營業站外仔細觀察,能看到站外立著公示牌,上面標明公路煤炭運銷管理職能政策依據,進到營業站內,里面并沒有值班人員,墻上掛著超限超載車輛檢測治理流程圖,流程圖上方是治超職責、交接班制度等一系列規章要求。在桌子上記者發現了一本磅房崗逐車登記臺帳,仔細翻看,4月24號這天登記的有二三十臺車輛,上面還標注著處罰字樣,就在這時,一位營業站負責人走了進來,要求記者離開,以免影響這里的正常工作。
記者:現在平時能有多少臺車?。?/p>
山西大同作興煤焦營業站負責人:也就是十個八個吧
記者:多少臺車?
煤焦碳營業站磅房崗逐車登記臺帳:
山西大同作興煤焦營業站負責人:十個八個,頂多的。
離開這處營業站,記者在遠處觀察,在十幾分鐘內就見到十幾臺車輛通過,并且站內的臺帳上還清楚記載著,4月24號這天內處罰的車輛就有二三十臺,為什么這位負責人卻強調這里也就過個十臺八臺車呢?就在這時,記者注意到,有兩臺河北牌照的大貨車駛過營業站后,停在了距營業站四五百米的地方,隨后兩名司機模樣的人下車,和一名穿制服的檢查人員坐在路邊交談,記者走了過去。
大貨車司機:交錢去了,這不是把我們看住了。
這兩位河北口音的司機向記者透露說,他們兩臺車上拉的全是非法煤礦上生產的煤,沒有任何手續,本來已經找好了人疏通關系,但由于風聲緊,最終還是在營業站不遠處給攔了下來,車主正在協調關系。在等待半個多小時后,一臺小轎車駛來又下來一名穿制服的人員后,這兩臺車終于被放行了,這兩位檢查人員告訴記者,車主已經在營業站補交好了罰款。不過記者注意到,根據記者先前在營業站內看到的治超職責,所有過站車輛必須過磅檢查,那為什么這兩臺車輛不過磅就放行了呢?
記者:他這個也沒回去過磅啊,要是超噸咋辦吶?
山西大同作興煤焦營業站執法人員一:現在過路,沒人敢超的。一路上,馬頭關,現在不敢,過不來。
山西大同作興煤焦營業站執法人員二:現在就是,超噸車輛走到哪里也走不了。到馬頭關以后還要再上一次磅,如果說磅要是超了,馬頭關就不讓你走了。
記者:按規定應該回去過磅吧?
執法人員:按規定是應該過。
山西大同作興煤焦營業站負責人:如果這個黑口一點手續都沒有,完全是黑口呢,那你不是縱容這個黑口賣煤么?那些就是上層領導的事,我們就管不了了,我們這兒就是基層,做我們這些工作。
記者隨后打通了那兩位司機的電話,司機證實,雖然拉的是非法出產的煤,但他們確實是交了罰款,然后就順利被放行,司機還抱怨,現在管得嚴多了,耽誤了他們的時間,那么現在到底管得有多嚴呢,按照司機提供的電話,記者打通了一位經常在當地牽線,私下幫助放行運煤車輛黃牛的電話。
當地黃牛:現在走不了,只能開票走,現在不放車。
記者:現在不放車???
當地黃牛:嗯,只能開票。在哪里上煤,在哪里開票就行了。
記者:在哪裝的貨在哪里開票?
當地黃牛:對。
檢查站內外勾結報號通關
明明規定所有車輛必須過磅檢查,但就在記者眼皮底下,運黑煤的車輛交了錢后順利過關,國家的規定在一己私利面前,瞬間成了一張廢紙。在4月份的這次暗訪中,我們記者也觀察到,眼下山西大同的公路超限治理抓得很緊,對可能前來采訪的媒體,路政等單位的工作人員充滿警惕。很多當地的司機反映,在今年的三月份,中央電視臺的新聞頻道在這里進行過暗訪,曝光過這里的亂罰款問題,現在即使是亂罰款,路政等單位的工作人員也罰得很隱蔽,我們來回顧一下當時新聞頻道記者在當地暗訪到的情況。
這里是山西省大同市大同縣境內的301省道,同樣連接山西與河北,很多運煤司機路過這里的聚西煤檢站和馬圈庠煤檢站時,都要先電話聯系報號才能通過。
老劉:大哥,車過聚西煤檢站多少錢了。
神秘人:250。
老劉:那我報兩個號。
執法人員用手電照了下車牌就放行
神秘人:發過來吧,把車牌號發過來吧。
果然,在報完車號后,沒有任何手續的老劉這輛運煤車在經過大同縣聚西煤檢站時,檢查人員并沒有要求司機出示煤炭銷售票,煤炭銷售票,也稱準銷票,根據山西省政府2007年212號令,煤炭生產企業銷售原煤時,應當向購買方出具煤炭銷售票,用戶購買煤炭后煤炭銷售票應隨煤炭流轉,持票運輸。但檢查員卻根本沒提這事,而是用手電照了照運煤車的車牌就順利地放行了。又行駛了一個多小時后,老劉的車停在了一家快捷酒店的門口。老劉下了車,進了一個酒店的房間,把兩千塊錢給了房間里的人。
老劉:兩千塊一共,你數數對嗎?
煤焦管理站收費人員:兩個站一千。
接著,老劉的兩輛運煤車又來到了第二個煤檢站--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馬圈庠煤檢站。煤檢站的工作人員也是用手電筒照了照車牌號,然后運煤車就又一次順利地通過了煤檢站,進入到河北境內,記者調查發現,像老劉這樣報號過關的司機并不在少數,那么,到底是什么神秘人物能有這么大的本事?收錢就能隨意放行呢,司機們說,這些人,其實就是煤檢站的人。
記者:你們是煤焦管理站的?
馬圈庠煤焦管理站收費人員:對。
這些中間人真的是煤檢站的人么?
馬圈庠煤焦管理站工作人員:你把錢交給他了,他把錢交給我們了。你不交錢我能讓他過嗎?不可能吧。
那么這些錢最終哪去了呢,記者不得而知,不過煤檢站的管理人員告訴記者,按道理,罰款等收入都應該上繳。
馬圈庠煤焦管理站辦公室主任:大同市,政府財政,上交。
記者:能讓我看看這個賬嗎?
馬圈庠煤焦管理站辦公室主任:連這個賬帶錢統一上交了的。
記者:那你們也得有留底啊。
馬圈庠煤焦管理站辦公室主任:我們這個底子是現場的底子,你可以到我們的工作點(看)。
記者來到工作點,工作人員找了半天,只找到了一聯罰款的底單。可是此時,正是運煤車輛經過煤檢站的高峰時段,通過記者的觀察,一個小時中,有將近500輛的運煤車經過這個馬圈庠煤檢站,而煤檢站沒有檢查一輛運煤車的煤炭銷售票等通行手續,也沒有一輛車出示過煤銷售票等通行手續。而在煤檢站的指揮亭里,記者發現,有底單的處罰收據只有一張,剩下的罰款底單在哪呢?
記者:給我看看啊。
馬圈庠煤焦管理站工作人員:為啥叫你看?你有啥權力看?
正常交罰款被斥大腦缺血記者直擊煤檢站收黑錢放行車輛
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類似通關報號這種操作方式,在山西的一些地方完全是公開的秘密。從去年12月10日開始,交通運輸部在全國開展了為期三個月的全國運輸行業公路執法專項整改行動。但就在整改行動期間,《經濟半小時》記者在知情人的帶領下,在山西省大同靈丘、渾源縣境內的道路通行情況進行了暗訪,道路交通執法出現的一些問題,讓記者大感意外。
2014年1月,就在全國公路執法專項整改行動期間,記者在山西大同跟隨貨運司機進行了暗訪,暗訪的線路是大同市渾源縣、靈丘縣境內的203省道,從
記者通過作興煤焦營業站:
這條省道上,煤炭運輸車輛需要經過作興煤焦營業站、馬頭關煤焦管理站從山西進入河北。在一家正規煤炭銷售企業,司機小李裝上34噸煤炭,并不超載,拿到了準銷票后,很快駛上了203省道,路上隨處可見運煤的車輛,有的貨車上煤炭干脆超出了車廂,直接裸露在外面,進入作興煤焦營業站,小李就遇到了麻煩。
山西大同作興煤焦營業站工作人員:你沒有這個(調運單)?
記者: 調運單。
山西大同作興煤焦營業站工作人員:嗯。
記者:哪里開這個?
山西大同作興煤焦營業站工作人員:清石。
記者:那我們還得回去開嗎?
山西大同作興煤焦營業站工作人員:你過哪,馬頭關?
記者:嗯。
山西大同作興煤焦營業站工作人員:過馬頭關你沒有這個,你過不了。
小李說,在正規煤炭公司裝煤炭時,對方給什么手續他就拿什么手續,卻沒聽說提起過調運單,再開車回銷售公司要單據又得個把小時,小李決定認罰掏這筆錢。
記者:在這交交費用就走不行嗎?
山西大同作興煤焦營業站工作人員:不行。你交費用,我給你出不了票據。下面還有個馬頭關,那是出境的。
記者:那里還要交錢嗎?
山西大同作興煤焦營業站工作人員:怎么不要,要的。
記者:拿著這個票到那還要交錢?
山西大同作興煤焦營業站工作人員:還得花。到那一點作用也沒了,啥也沒用了,這個票。
軟磨硬泡了半天,最終,煤焦營業站的工作人員同意罰款。
山西大同作興煤焦營業站工作人員:這就是個最低的處理辦法,收你六百塊錢,給你開個票,你走這下來,你去了下邊,你再想辦法。
煤焦管理站出示的罰款單據:
不過這時小李發現了問題,檢查人員罰款時提出的理由是沒有調運單,但在罰款收據上寫明的理由卻是銷售票處罰,按照《行政處罰法》,行政處罰必須有完整的程序和注明行政機關,但作興煤焦營業站只是由檢查人員問了問,就出具《山西省2013當場處罰罰沒收據》,收據上行政處罰決定書編號一欄也是空白,仔細辨認,罰沒收拾上執法單位公章只是一個“驗”字,開出這張罰款單后,檢查人員要走了小李的準銷票,這下小李傻了眼,因為接下來還要經過馬頭關煤焦管理站才能出境,這時,檢查人員給了小李這樣的提示。
山西大同作興煤焦營業站工作人員:再拉煤的時候你問問。再拉煤的時候你問問,你們過馬頭關是咋過的。你問問就行了,他會告訴你咋過的。你們以后還拉么?
記者:拉。
山西大同作興煤焦營業站工作人員:那你問問。
小李在這一帶跑得并不多,但也只能將信將疑接著上路,再走三十公里,小李來到了山西、河北交界的馬頭關煤焦管理站,果然,管理站檢查了罰款收據后就要求小李把車停在路邊。
煤焦營業站工作人員:哪給你開的票?
記者:上面那個站。
煤焦營業站工作人員:作興?
記者:嗯。
煤焦營業站工作人員:4180 。
就在小李等待檢查人員和作興煤焦營業站聯系的時候,其他幾名檢查人員忙著念出了一組組四位數的數字,同時一邊念一邊看著站外剛剛駛近的車輛,小李這才反映過來,這些車輛都是提前打好了招呼,正在這里報號通關,注意到小李滿臉狐疑地聽報號,檢查人員下了驅逐令。
煤焦營業站工作人員:你到車上等一會。
小李數了一下,兩三分鐘時間內,就有20來臺運煤車輛就這樣報號后大搖大擺通過,檢查人員既沒有過磅,更沒有檢查,開出任何票據。在寒風中等了幾個小時,小李再一次找到馬頭關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對方張口就要罰款2100元,見小李嫌罰款多,這位檢查人員幫小李出起了主意。
煤焦營業站工作人員:我這是私下里和你說,上那去能省一千。
記者:我也想省幾百塊錢。你要是行的話,我把錢給你,你給他說一聲,幫我報個號。
煤焦營業站工作人員:我不能收錢。我們不可能收錢。
記者:你跟他們說一聲,讓他們幫我報個號。那這些車呼呼的走,都是報了號的啊。
煤焦營業站工作人員:那有一千六的。
記者:一千六,兩千一差幾百塊錢,我還要跑那么遠。
煤焦營業站工作人員:你們我覺得不可靠,要是可靠的話,我就給你找個人了。你記得下回你要跑這,到那一報號交錢就走了。
雖然照這位檢查人員所說,到那家老李飯店能夠省500元錢報號通關,但考慮到夜里交通不便,貨車回去費用太高,反復央求無效,小李跟著檢查人員進到站內,決定寧肯交這2100元錢。此時,和白天相似的一幕又出現了,幾名檢查人員看著站外的車輛又開始報號通關??葱±畈豢习粗更c去做,這位檢查人員失去了耐心。
煤焦營業站工作人員:你大腦缺血了。從這個加油站下去,開上去,上頭飯店好大地勢能轉開了。
最終,在交納2100元錢后,小李將貨車開出了山西境內,進入到了河北,就在過關的時候,小李注意到,在馬頭關煤檢站旁邊的河道里,停著近百臺裝滿煤的車輛,他們又是如何過關的呢?帶著這個疑問,第二天,小李又跑了一趟渾源--靈丘203省道。這次,按照煤檢站工作人員的指點,小李找了一名當地頗有份量的中間人,果然,在打了一個電話報上自己的車號后,貨車這次沒有經過任何檢查順利過關。
記者:有我們的號嗎?
煤焦營業站工作人員:嗯。
記者:他說沒有我們的號就打電話。
煤焦營業站工作人員:有,走吧!
貨車駛過檢查站不遠,天已放亮,一輛車牌號為晉BBE179的轎車趕了上來,小李將自己這臺貨車的買路錢1900元交給了這位男子,這位男子抱怨說,實際他也掙不了太多,如果小李多帶著車來,還可以長期合作。
當地黃牛:咱這個價格你放心,我肯定不會跟你多要一分錢。
記者:您能便宜一點,我們車多到時候
當地黃牛:你車多我肯定給你優惠一點,但是優惠不多,因為我掙不多。
那么那些停在河道里的貨車又是怎么回事呢,這位男子解開了這個迷,他告訴小李,那些也是等待報號通關的。
當地黃牛:今天你走的時候,到了馬頭關那右轉,它這個坡,從磅上爬出坡來左轉不是到了煤檢站嗎。別上磅,從磅下面走就行了,慢慢走,那里有人看到你的車牌就讓你走了。攔著你不讓你走的話,再給我打電話就行了。
罰款五三二分成半年罰款至少上億元
明明是執法檢查的站點,執法人員為了自己撈得一些好處,反過來主動出主意讓貨車車主少繳納罰款,對于打算交納罰款正常過關的行為,檢查人員諷刺為大腦缺血。山西大同作興煤焦營業站、馬頭關煤焦管理站發生的這一切,著實讓人困惑。但故事并沒有就此結束,相反,記者看到了更為離奇的一幕。執法站點的工作人員主動出主意幫助車主逃費,對本打算正常繳納罰款過關的行為,執法人員竟斥之為大腦缺血。在隨后的調查中記者發現,在路上設卡執法的居然是一家企業,他們罰錢的權利又是怎樣得來的?罰來錢又怎樣處理呢?我們繼續來看記者的調查。
在山西大同采訪期間,記者始終沒有見到過煤焦營業站、煤焦管理站的檢查人員出具過執法證件,在記者所見到的所有罰款收據上,行政處罰決定書一欄也全是空白,那么執法的究竟是哪家單位呢?
山西大同作興煤焦營業站負責人副站長:嗯,我們一直都是企業。
記者:從什么時候開始?
副站長:我們這個單位本身就是企業性質。
記者:那企業性質,我聽有人講你們這有處罰權啊,罰款權。
副站長:那是省政府賦予的權利,煤銷管理,我們總公司是煤銷集團。
根據行政處罰法,行政處罰由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這位負責人的回答讓記者吃了一驚,為什么是企業在行使行政處罰權呢,這位負責人所說的是否真實呢,記者來到了山西煤炭運銷集團大同渾源有限公司,該公司管理著作興煤焦營業站,公司辦公室主任姚天科證實說,站里負責人的說法沒有錯,并且罰款的多少直接關系到包括姚天科本人在內的員工的收入。
山西煤炭運銷集團大同渾源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姚天科
記者:意思是說,你現在罰到款收到錢了,(上級)才給你開支,罰不到款,收不到錢,就不給你?
山西煤炭運銷集團大同渾源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姚天科:對,就是這樣。
記者:你這體制太奇怪了,怎么會這個樣子呢
姚天科:一直都是這個樣子的。
姚天科向記者透露,實際上大同市境內的煤焦管理站、營業站是2013年10月20號才恢復運營的,在此之前由于煤炭行情不景氣,已經停檢了一段時間。這次恢復運營依據的大同市管理部門的文件,為了證實自己的話,姚天科還拿出了文件,大同市煤炭工業局這份2013年10月14號下發的關于調整公路運輸處罰標準的通知顯示,為幫助煤炭企業擺脫困境,給煤炭企業創造寬松的發展環境,對無煤炭銷售票,或者票噸不符出現量差的煤炭,按每噸60元標準進行處罰。文件結尾還補充注明,從4月10號起,處罰標準從每噸60元調整到30元。那么以渾源公司管理的范圍來說,從去年10月份到現在罰款收入是多少呢,公司又能獲得多少呢,對此姚天科并不愿多說。記者來到了大同市煤炭工業局,工業局和山西煤炭運銷集團大同有限公司在同一個院子里辦公,相距不到50米,大同市煤炭安全糾察隊隊長李鈞和大同煤運公司紀委書記李文全接待了記者一行。
大同市煤炭安全糾察隊隊長李鈞:要逐步規范,但是如果你說要是把這個都停了,每天車輛嘩嘩嘩出去,什么票都沒有。什么地方拉的煤也不知道。
記者:但是這個跟國家法律是相抵制的。
李鈞:有點抵制。
山西省人民政府第212號令的規定
李鈞說,煤炭運銷集團負責執法罰款的根據是《山西省煤炭銷售票使用管理辦法》,也就是山西省人民政府第212號令,省煤炭運銷總公司所屬的煤炭出省口管理站負責核查回收出省的煤炭銷售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煤炭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委托其所屬的煤炭糾察機構對本行政區域內煤炭銷售票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行使行政處罰權。但在實際操作中,以他所在的安全糾察隊來說,只有二十幾人,根本無力執法,就變成了煤炭運銷公司人員執法,當地政府對此也心知肚明,但卻沒有別的選擇。那么罰款收入又去了哪里呢?
山西煤炭運銷集團大同有限公司紀委書記李文全:你說現在的收費?。楷F在的都交給市財政。
記者:財政怎么管理呢?
李文全:財政就給我們一個比例,按照比例,然后這就是你們的工資。
記者:多少的比例啊?
李文全:5:3:2。
記者:5是交給財政,3是給局里了。
李文全:不是這樣,3是縣級,屬地的。2就是我們的經費、
記者:這個也是違反國家相關規定的。
大同市煤炭安全糾察隊隊長李鈞:對。
記者:國家是禁止按比例返還的,是不是?這都是屬于違規的。
李文全:現在這個收支吧,沒有這個(罰款)根本不能干?,F在的職工你也看到了,職工真的吃不上飯。我去了以后,看著真的挺可憐的。
大同市煤炭安全糾察隊隊長李鈞:權宜之計,如果沒有這一招的話,更亂了。這么多的煤檢站,咱們這是應運而生的。
李鈞和李文全告訴記者,雖然明知執法,罰款,返還都違規,但他們沒有別的選擇,只能繼續這么做,那么以大同來說,從煤炭運輸車輛上得到的罰款能有多少呢?李文全說,從2013年10月20號恢復罰款以來的總體情況他們沒做統計,但近段時間平均每天的罰款情況他掌握得比較清楚。
李文全:現在這兩片能有五六十萬,一天。
每天罰款五六十萬,那么從2013年10月20號到現在半年時間里,不算通關報號等暗箱操作,粗略估計大同從煤炭運輸車輛上罰款就近億元。對于這種明目張膽的違規罰款、按比例返還,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新中國行政法學的創始人和帶頭人應松年教授告訴記者,這種事情簡直難以設想,背后必然滋生腐敗。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應松年:那還能叫處罰嗎?是為了國家的利益嗎?本來是一個很好的事情,希望懲罰這些超載的人,以后不要超載了,或者是其它一些違法行為的,都可以通過這樣一個處罰的制度來控制住你,希望你以后不要再做了。要是按照這個辦法弄,那完了,他會想盡辦法(罰款),要弄清楚啊,這個錢變成了你個人的錢了,可以拿來大家分的,還得了。
應松年也曾經對山西的煤炭生產、運輸給予過關注,應松年說,山西對煤炭運輸準銷票的管理從制度設計上是好事,但在實踐中由于缺乏監督,反而適得其反,變成了少數人牟利、腐敗的工具,從而導致非法煤炭生產泛濫,超載運輸失控。沒有監督的制度反而不如沒有制度。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應松年:因為現在,蒼蠅比較多,到處都是,我們拍蒼蠅的力度遠遠不夠。就是我剛才說的,我們這個監督制度沒跟上去。這個監督制度就包括了,你主動去查,像這種事情也不難。包括了當事人受到這種亂來(亂罰款)以后,他可以去告,這兩方面都可以。
而在和大同市煤炭工業局、大同煤運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交談當中,記者發現,對于包括煤炭運輸在內的公路管理體系如何變革,他們也充滿了期待,李鈞和李文全也盼望改革,但比改革更實際的,是生存問題。
山西煤炭運銷集團大同有限公司紀委書記李文全:煤檢站取消了職能以后,什么收費都沒有了。整個隊伍大概有三萬多人,這個隊伍怎么弄。這都是正式職工,全都是正式職工,怎么辦,誰養活。省里面我估計也在研究,怎么過渡。
大同市煤炭安全糾察隊隊長李鈞:得有一個過程。
【半小時觀察】
從一月份到四月份,多路記者對山西大同道路運輸的執法狀況進行了采訪調查。采訪越深入,越能深刻感受到圍繞煤炭生產、運輸形成的道路亂罰款現象依舊嚴重,沿途貨運的司機深感無奈。
在部署全國交通運輸公路執法專項整改工作時,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提出,要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對交通運輸公路執法工作進行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大整改。
但可以看到,在部分地區的道路執法部門和執法人員眼里,馬路依舊是他們個別部門、個別人的提款機,黨紀國法他們根本就沒有放在眼里,即使是在主管部門為期三個月的全國整改行動期間,個別道路執法部門和執法人員也是毫不在乎,我行我素。
每一個貨運司機都歡迎主管部門壯士斷腕的勇氣,但法律和政策真正要落實到每條馬路上,更多需要依靠的,還是各地各級主管部門的共同努力。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落實的情況如何?國法是不是真的記在了心里,我們期待著真正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