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作為先進制造業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裝備和手段,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制造業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標志。為推動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促進工業機器人廣泛應用,由工信部賽迪研究院、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以及廣州工業機器人制造和應用產業聯盟共同主辦的“2014中國機器人產業推進大會暨首屆中國(廣州)工業機器人峰會”擬于2014年12月18日至19日在廣州舉辦。
工業機器人是集機械、電子、控制、計算機、傳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學科先進技術于一體的自動化裝備,代表著未來智能裝備的發展方向。推進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和發展,對于改善勞動條件,提高產品質量和勞動生產率,帶動相關學科發展和技術創新能力提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和工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近年來,工業機器人市場需求呈現快速增長態勢,而中國市場將是未來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為加強行業管理,推進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有序健康發展,今年年初,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我國將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培育3-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8-10個配套產業集群;要求工業機器人行業和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明顯增強,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機器人密度(每萬名員工使用機器人臺數)達到100以上。這為我國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提供了強勁的政策支持。
因此,廣州市政府今年3月份率先發布了《廣州市推動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將培育形成以工業機器人為核心的智能裝備千億級產業集群。廣州市以及周邊珠三角地區,已經成為全球影響力巨大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全國科技創新與技術研發基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以及輻射帶動華南、中南和西南地區發展的龍頭。無論是我國工業機器人的技術研發、產業推進,還是工業機器人的重要實踐和推廣,廣州都擁有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天然優勢。因此,該大會在此舉辦具有極強的產業指導意義。
中國機器人產業推進大會已于2012年、2013年在中國國際機器人展覽會同期成功舉辦兩屆,在行業中形成了良好的反響。
本次大會以“人工智能引領工業革命,深度融合開啟中國智造”為主題。智能制造業的發展水平已成為當今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世界各國競爭的焦點。近年來,工業發達國家紛紛提出要以技術創新引領制造業升級,智能化、綠色化已成為制造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人工智能、機器人和數字化制造等技術相結合的智能制造技術已開始貫穿于設計、生產、管理和服務等制造業的各個環節。作為信息化與工業化高度融合的產物,工業機器人以其更具創造力、個性化和成本優勢,必將催生以數字化、智能化、高技術化為代表的新一輪工業革命。
大會會期兩天。在人工智能驅動未來制造主題大會上,參會領導和嘉賓擬圍繞以下內容展開深入地探討:一是工業機器人帶來的智能制造變革。工業機器人的大范圍推廣,將會對我國傳統制造業帶來哪些革命性影響。二是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自主之路,對于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探索與研究。三是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之路,探討我國工業機器人在目前的發展環境下,如何開拓發展。四是我國工業機器人應用空間探索,東南沿海地區用工荒現象頻現,工業機器人如何解決這些行業難題。五是打造廣州工業機器人高端產業集群,廣州著力打造高端工業機器人規劃與構想,發布廣州機器人產業政策。
在國際機器人技術發展趨勢峰會上,擬圍繞機器人產業國際合作路徑探討、德國工業4.0與制造強國之路、日本機器人關鍵技術體系、韓國機器人應用經驗、外國工業機器人應用經驗分享等五個角度進行深入探討。同時擬舉行“再造生產力”高峰對話和發布《智能制造裝備應用示范項目》。高峰對話主旨內容有:把脈工業機器人產業環境與政策、探討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瓶頸與解決之道、開拓廣州機器人應用市場、中國服務機器人發展現狀。
在工業機器人產業合作對接峰會上有3個分會場:一是機械加工應用分會場。二是智能包裝設備應用分會場。三是產業鏈合作對接會。該峰會旨在搭建交流與合作平臺,促進產需、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交流與合作。會后,與會嘉賓將前往園區、典型企業、示范工廠參觀學習。
屆時工業和信息化部、廣東省經信委、廣州市市委市府、廣州市經信委(經貿委)等部門的領導將參會。同時擬邀ABB、KUKA、發那科、安川電機、西門子、那智、納博特斯克、哈默納克、KEBA、廣州數控、沈陽新松、大連光洋、南通振康、綠的、廈門思爾特、昆山華恒、哈爾濱博實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參會;此外,包括汽車、機械、電子電氣、家電、家具建材等工業機器人應用領域的代表企業及各地裝備工業主管部門負責人和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專家學者也將參會。
本次大會是以全國范圍內工業機器人科技研發和需求交流為核心內容的盛會,是推動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促進工業機器人廣泛應用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