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0日訊 國家統計局今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月份CPI同比上漲1.4%,環比上漲1.2%;PPI同比下降4.8%,環比下降0.7%。數據公布前,多家機構預測2月CPI可能同比增長為1.0%左右,實際數據超過預期,對此,專家表示,這主要是春節因素致使2月CPI同比漲幅擴大。
余秋梅:春節因素致使2月CPI同比和環比漲幅雙擴大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表示,2月CPI同比和環比漲幅雙擴大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春節期間,鮮活食品需求增加,價格大幅上漲。二是2月份正值春運高峰,出行人數增加,交通、旅游價格上漲明顯。三是節日期間外出務工人員返鄉,部分服務業用工緊缺,價格水漲船高。洗車、理發、家庭服務(保姆、鐘點工等)價格環比分別上漲13.9%、7.2%和6.3%。從同比看,2月份CPI同比漲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CPI同比漲幅擴大的原因,一方面是2月份環比上漲較多;另一方面是今年和去年春節錯月,2月份的對比基數相對較低。
陳道富:實體經濟處于通縮狀態 結構性矛盾突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陳道富表示,CPI環比漲幅不算低,而PPI跌幅持續擴大,實體經濟仍處于通縮狀態,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陳道富分析稱,CPI方面,由于2013年2月份是春節,基數較高,因此同比2.0%的漲幅可能偏低,但是環比漲幅達到0.5%,并不算低。PPI方面,同比和環比跌幅繼續擴大,這表明實體經濟仍處于通縮狀態,企業經營狀況不佳。目前,CPI和PPI仍處于偏離狀態,生產端和消費端的割裂情況持續,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
屈宏斌:通脹超預期回落顯示通縮壓力有所加大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1月CPI同比回落至0.8%,PPI降幅繼續擴大。即便考慮季節性因素及基數影響,通脹超預期回落顯示通縮壓力有所加大。經濟下行態勢延續未扭轉。一段時間以來總需求放緩的幅度遠快于供給面潛在增長率下滑的狀況未變。抗通縮仍亟需從需求面入手,政策措施包括繼續全面降準、降息,財政政策加大擴張力度應對。
潘向東:受春節效應影響 2月CPI同比上漲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2月CPI同比上漲1.4%主要受春節期間旅游和家庭服務價格上升,大量消費也帶動了衣著和交通等價格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