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工信部合格證數據統計,國內天然氣卡車與客車產量分別只有1110輛與2120輛,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68.8%與40%。油價不斷下調導致天然氣經濟性逐漸喪失,致使天然氣汽車或提前邁入寒冬。
天然氣用車正在遭遇多重利空的打擊。“2015年國內油價持續下調,天然氣車用經濟性能沖擊明顯,汽柴油價格不斷縮小。”卓創資訊天然氣分析師郄婧表示,根據卓創調價模型顯示,截至8月21日收盤,第4個工作日原油變化率-4.75%,對應下調120元/噸,調價窗口9月1日24時開啟。油價還將面臨再次下調。如果國際油價持續下跌,天然氣卡車將在2015年復蘇無望。
目前,在我國整體處于經濟轉型階段,經濟增速相對放緩,物流市場萎靡等一系列問題導致卡車需求量下降。郄婧表示,天然氣卡車主要用于煤炭運輸,但目前煤價出現大幅殺跌,煤企效益下滑明顯,企業虧損擴大導致大部分物流車隊車輛處于半停工狀態,企業難以新增新車。
國家對于油改氣態度的轉變以及持續推進新能源汽車(電車)在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推廣,使得本就前景不樂觀的天然氣用車無疑是雪上加霜。
有業內人士表示,2015年正值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三年階段的最后一年,地方政府正在努力完成各部委下發的考核任務,有限的資金大多用來采購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傳統的柴油客車和天然氣客車采購數量必然會被大幅度“擠壓”。
此外,由于天然氣重卡的銷量下滑,很多已經建立的天然氣加氣站利潤不佳,大大降低了業內投資建站的信心,使得本就加氣困難的天然氣卡車“加氣無門”。
業內專家表示,相對燃油加注站,LNG汽車加注站的建設相關手續繁雜,導致建站速度緩慢,嚴重影響了LNG重卡的推廣速度。全國各地加氣站數量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尤其是一些偏遠地區加氣站并未建成,“加氣難”成為制約LNG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當然,也有“樂觀派”表示,天然氣卡車應會是以后的發展方向,畢竟天然氣相對于汽柴油較為清潔,符合國家今后發展政策。
據石油巨頭??松梨陬A測,2030年前后,天然氣將超過煤炭成為世界第二大能源,并將超過石油成為世界第一大能源。天然氣的未來將越來越光明,滿足全球26%的需求,而石油不過是32%。天然氣作為石油的替代燃料應用于交通運輸已經成為世界清潔汽車發展的趨勢。
此外,油氣價格差小并不會是長久之事,相對于長遠考慮,天然氣用車仍舊會是今后用車單位及個人考慮的購買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