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宗慶后為何如此評價馬云?
馬云“五新”將構筑怎樣一個新世界?
陳偉鴻:不久之前很多人看到過馬云先生提出了他自己的新的觀點,這新的觀點可以稱之為五新,我們看看究竟是哪五新?他說新零售、新制造、新技術、新金融和新資源,可能會構筑一個新的世界。我想這個新的世界應該會和我們的制造業息息相關,問題是我們是不是認同有這樣的一個新世界?
宗慶后:唯有新技術最值得實體經濟去借鑒
宗慶后:我認為除了新技術以外,其他都是胡說八道。
陳偉鴻:啊?只有新技術是有可能存在的。
宗慶后:新制造,本身就不是實體經濟制造什么東西啊。如果是新技術,我倒認為對實體經濟確實是追求新的技術,來提高我們這個制造業,從中低端走向高端制造業。
李東生:不是新的就是對實體經濟好的
李東生:實際上確實除了新技術我很認同,其他那幾個新,我看不太明白,我不敢像宗總這樣說他胡說八道,因為他這幾種新,更多的好像是按照他的那種商業模式來量身訂做的,他希望以后的營商環境是這樣的。但是對實業,對實體經濟來講,這種是不是最合適的,確實還不能簡單地這樣用那么多的新,認為新的一定是好的。
董明珠:馬云“五新”并沒有什么特別重要性
董明珠:剛才宗總的這種表達實際上從內心來講是非常激動,他講的是實話,其實我們覺得,剛才講的新技術,因為我們技術不斷地要去創新,請你把新字拿掉都是以前原有的,都是存在的。只是我們講進步是一個時代的表現,并沒有什么特別的重要性。
相關閱讀
宗慶后談實體經濟寒冬與高稅費 董明珠等有補充
12月25日,央視財經頻道播出的《對話》節目,邀請了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000651)董事長董明珠做客,共同探討中國制造業寒冬的深層原因。
節目中,對于造成中國實體經濟寒冬的因素,節目組給出了多個選項,宗慶后的選擇是,第一是高稅費,第二是虛擬經濟過火,第三是房地產摧毀實體經濟。
宗慶后說,應該說現在2%的企業交了90%的稅。其次,是費也比較重,去年娃哈哈交了4000多萬元的費,今年1月到10月交的費,已經跟去年全年差不多。
“對我來講,稅費沒問題,但對小企業來講就有問題了。”宗慶后說,“說實話,我們這兩年實體經濟很困難。日子很難過,有的企業家選擇放棄。我是大企業、效益比較好的企業,我還能承受,但對小的企業對此就根本無法承受。沒法承受就只能關門。”
董明珠補充說,其實稅收不一定高,但稅收的公平性還存在問題。
“是不是每一個人的稅收都收到了、都是公平的,就是一個問題。”董明珠說,“還有一個費的問題,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費,所以導致企業的競爭環境是不公平的,我覺得可能這些問題需要政府來解決。”
對于這一現象,李東生指出,“稅費率方面,大企業比行業平均水平高,是常態。”
這三位企業家還一致認為,新商業模式的沖擊也是影響實體經濟的因素之一。
“由于有了大家認定的,互聯網渠道的創業,我們現在的80后末期和90后的年輕人,不愿意去實體經濟工作,認為家里開店就可以賺錢,雖然一個月一兩千塊錢,但最起碼不受約束。”董明珠說,“這一代人,對我們整個國家的發展是有隱患的,我講的沖擊不是簡單地講這種模式給實體經濟帶來的沖擊,而是給整個社會帶來的沖擊。我認為是挺嚴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