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進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
——訪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政研室主任沈丹陽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8日訊(記者 馮其予)近日,商務部、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海關總署、質檢總局等五部門聯合發文,進一步推進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記者就相關問題獨家采訪了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政研室主任沈丹陽。
記者:商務部等五部門近日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的若干意見》,主要基于什么考慮?
沈丹陽: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的重要部署。2015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實施《關于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若干意見》。去年上半年,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商務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選擇濟南市、南昌市、唐山市、漳州市、東莞市、防城港市和上海浦東新區、重慶兩江新區、大連金普新區、陜西西咸新區、武漢城市圈、蘇州工業園區等12個試點地區,開展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
經過近一年的努力,各試點地區圍繞探索建立開放型經濟管理新模式、開發區協同開放新機制、國際投資合作新方式、質量效益型外貿促進新體系、金融服務開放型經濟新舉措以及全方位開放新格局,首先在地方事權范圍內進行自我創新、自我突破,大膽探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鑒于試點試驗過程中各試點地區正在重點推進的事項中有不少涉及中央部門管理權限的體制性問題,商務部、發展改革委等部門主動出臺了有針對性的支持措施。
記者:我們看到,這次出臺的《意見》共包括十三項內容,怎么理解這些政策措施?
沈丹陽:《意見》雖由五部門印發,但內容涉及20余個部門,包括公安、工信、工商、稅務、旅游等,是各相關部門共同協商協作的結果。這些政策措施可以分為三類:
一是上海、廣東、天津、福建等四個自貿試驗區已經探索的部分政策,尚不具備向全國復制推廣的條件,放到12個試點地區先行試驗探索,比如創新加工貿易核銷管理模式改革就屬于這一類。
二是試點地區在探索實踐過程中,在事權層面遇到的一些體制性制約,通過協調中央部門下放一部分事權加以解決,比如將港澳服務提供者投資備案下放到地市級商務主管部門。
三是由相關部門主動提出,可在12個試點地區進行探索的事項。比如支持試點地區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設、支持沿邊試點地區建設邊境旅游試驗區和跨境旅游合作區等。這些政策措施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作為關鍵,相信在推動商品、資本、人才等要素自由流動,推進“放管服”改革,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等方面,都會有新的突破性進展。
記者:您剛才提到,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實施已近一年,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沈丹陽: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總體目標是“四新”,即:建立市場配置資源新機制、形成經濟運行管理新模式、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形成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12個試點地區圍繞“四新”,積極探索各項改革舉措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效,主要表現在:
一是開放型經濟運行管理新模式初步形成。二是國際投資合作新方式持續推進。三是質量效益導向型外貿促進新體系逐步建立。四是金融服務開放型經濟新舉措日益豐富。
記者:在探索開發區、園區等各類區域協同開放以及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方面,是否也取得了新進展?
沈丹陽:這兩方面的試點試驗也已經取得了不少積極成效,并逐步形成一定的外部效應,但尚需加大探索力度。這也是這次商務部等五部門出臺支持措施的主要著力點。從取得的積極成效看,各類開發區、園區和不同區域的協同開放新機制正在不斷完善。此外,各試點地區主動對接“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形成各具特色的開放高地,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勢必加快形成。
記者:“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下一步如何保障《意見》在各試點地區落實到位?
沈丹陽:過去一年,為制定和落實試點方案,各試點地區普遍成立了高規格試點試驗領導小組,由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制定路線圖、時間表,高位推進、高壓傳導。下一步,相信各試點地區主要負責同志仍會親自抓、帶頭干、敢擔當,發揮好“關鍵少數”的作用。商務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委托第三方機構,依據一套科學的指標體系,對綜合試點試驗進行評估。《意見》的落實情況,也是第三方評估的重要內容。
記者:2018年3月左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將全部結束,商務部對試點還有哪些主要考慮?
沈丹陽:試點試驗時間緊、任務重。一方面,要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干勁和擔當,繼續深入推進試點試驗;另一方面,要加強經驗總結,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我們鼓勵各相關省區市在試點以外地區推廣經驗性做法,為全國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進一步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