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芳蕾
一年之計在于春,對于農業來說,春季是一個播種的季節,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3月29~31日,中國農業機械行業兩大年度展之一的2018全國農業機械及零部件展覽會(簡稱春季農機展),將在鄭州拉開帷幕。對此,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了中國農機工業協會執行副會長范景龍,就本屆春季農機展的特色及目前農機行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做了詳細解析。
研討會數量創春季農機展歷年之最
范景龍表示,本屆春季農機展的研討會數量是歷屆春季展最多的。因為目前農機行業中一些市場較好的子行業比較活躍,大家都希望通過春季農機展這個平臺得到更多的信息。所以,中國農機工業協會協同中國農機化協會和中國農機流通協會,針對目前農機行業內大家關注的一些熱點問題,將舉辦十多場專題研討會。內容包括2018全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與裝備研討會,2018全國農機零部件技術升級與后市場發展論壇,農用航空安全應用技術研討會,農機維修保障能力提升建設論壇,2018中國農機工業協會標準工作會議,播種機械化技術發展研討會,收獲機械產品質量分析暨標準宣貫會,以及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規范實施培訓班等。通過舉辦多主題,內容豐富的研討會,將一些新的技術、市場、產銷等信息傳播到農機行業的多個領域,為從業者起到溝通、交流和引領的作用。
國際精準農業技術裝備峰會把脈農機發展大方向
據了解,從2021年開始,配置了國四標準的農機發動機必須要安裝定位系統,精準農業也由此成為農機生產企業及農機從業者的關注重點。范景龍介紹,為了滿足市場和農機生產企業的需要,2017年,協會聯同中國農業大學成立了中國農機工業協會精準農業技術裝備分會。本次精準農業技術裝備分會吸引了300多位參會者,這其中,既包括約翰迪爾、一拖集團等在內的傳統大型農機企業,也包括上海華測、合眾思壯等專門做農機導航與定位服務的企業。
精準農業需要用到衛星導航系統,目前,一些主流農機企業已經在精準農業裝備領域進行了有效探索,如一拖研發出了無人駕駛拖拉機。本次精準農業峰會上,包括汪懋華院士、羅錫文院士、農業部農機化司劉小偉處長等在內的專家學者都將運用各自領域的專業優勢對精準農業裝備進行把脈。
規范展覽布局突顯室內展覽效果
范景龍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從農機展的歷史上看,無論春季還是秋季,農機展在鄭州舉辦的次數是最多的。由于河南省既是農機制造大省也是農機使用大省,農業機械化水平也走在全國前列。鄭州市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會展配套環境好,春秋季氣候宜人雨水少,很適合舉辦展覽。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室外展覽占較大比重是農機展的一大特色。近年來秋季農機展有了很大改觀,今年三大協會下決心,首次把前幾屆在室外展出的大中型特裝企業移到室內展館,目前,室內的六個展館已經全部用上,室內面積將達到3.3萬平方米。室內展館參展的企業,基本上是農機行業的大中型骨干企業,既展示了企業產品、品牌,又提升了企業的形象。
同時,本屆春季農機展在室外規劃出約4000平方米的專門演示區。這個演示區雖然跟傳統的農機田間演示有本質的區別,但是也能更直觀地展示新產品或特色產品的特點和功能。除了室內外展位的結構布局調整,在展區布置上,今年還設了糧食烘干設備展區、智能制造裝備展區、精準農業裝備展區和科技創新展區等。